图为水城游击队起义地鸡场妥倮小岩脚
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之所以不断发展壮大,就是通过一个个“不拿群众一针一线”严守纪律规矩的具体行动,“哪怕自己只有一条被子、也要剪下半条给老百姓”的感人事迹,深得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爱戴。
与此相对,国民党将征兵、征粮、征税“三征”统治政权强压在百姓头上,贪官污吏和乡保长又从中加码,大肆敲诈勒索,疯狂搜刮钱财,害得百姓鸡犬不宁,群众对此深恶痛绝。
1945年4月,遵照地下党指示,水城游击队首创者尹昭阳、王占元等,在发贵利用地方亲友关系,秘密联络起张少清、尹土军、杜习武、张顺和等30多位青年农民,分头发动群众,暗地开展反抗征兵、征粮、征税的“抗三征”活动,随即将活动扩展到应忠、杨梅等地。
陆士贤等进步人士,在应忠(今发耳)湾子团结布依族农民群众,采取软估硬抗办法进行“抗三征”,应忠乡乡长曾启开便搬来保安团督征。群众团结在游击队周围,高喊“官逼民反,越逼越反。一不准拉兵,二不准派粮派款”等口号,与之展开斗争,迫使曾启开随保安团逃出应忠。这一斗争的胜利,大大鼓舞了群众的斗志,“三抗征”斗争由秘密转向公开。
在人们解放战争取节节胜利的重要关头,中共地下组织领导的水城游击斗争、统一战线等群众工作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
水城游击队要求队员以解放军为榜样,严格遵守“三大纪律”“八项注意”,关心群众,爱护群众,与群众同生死,共命运,以实际行动向群众证明,游击队是人民的队伍,最终取得群众拥护,争取到群众参与并肩战斗。
游击队每到一处就结合形势,深入开展群众工作,大力进行政治宣传,传播革命思想理论,宣传共产党的政策和主张,讲解翻身求解放的道理,宣传革命的美好未来。从组织儿童团、妇女会和民兵等入手,通过学唱歌跳秧歌舞、演戏、写标语、开群众会等方式,对群众进行宣传动员工作。游击区生机勃勃,欢声笑语交织,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呈现出一片新天地。
仅革命歌曲,就达百余首之多,成为水城人民解放斗争中的精神财富和教育后代的生动教材。
其中不少歌曲,至今仍回荡在许多游击战士的耳旁,留在人民群众的心中,使人向往,催人振奋。如《打倒四大家族》中的:“打倒蒋介石,人人有饭吃;打倒宋子文,人人活得成;打倒孔祥熙,人人穿新衣;打倒陈立夫,人人好读书!”就集中宣传了革命的目标和效果。
如《老百姓战歌》中的:“战、战、战!我们没钱来吃饭,蒋介石压迫在我们头上,我们要拼着老命和他干!你拿刀,我拿枪,他拿锄头和镰刀,早晚学打游击战。不管敌人怎样凶,我们坚决把它消灭光!”简单明了,豪迈有力,是讨蒋檄文,是战斗宣言,对唤起激发穷苦人民起来参军参战,具有极大的动员作用。
又如《解放区好地方》,歌中唱道:解放区呀好地方!穷人富人都一样,你要吃饭得做工,没人为你当牛羊。老百姓,管村庄,讲民主,爱地方,大家快乐喜洋洋;大鲤鱼,满池塘,织青布,做衣裳,人人快乐享安康;大家努力齐生产,遍地牛羊谷满仓,年年不会闹饥荒。”
......
这些歌曲生动形象地向群众宣传了解放区的社会形态,唤起百姓向往解放区的美好生活,为实现共同的革命目标努力斗争。
党的方针政策经游击队宣传,群众觉悟大大提高,积极筹款购枪,踊跃参加游击队,与敌人开展殊死斗争。如游击队在贵州境内多次辗转打仗,异常疲劳,转移到云南宣威休整时,民兵自动给游击队放哨。又如在水城马龙屯战斗中,500多名群众参加战斗,70多岁的兰老大娘及女儿,为战士的生活日夜操劳,送饭送水到战地;布依族民间医生杨嫩国,听到有战士负伤,即跑到队部帮助治疗和进行手术。
有一次在宣威格宜区,群众见有的游击战士衣服破烂不堪,便捐了100多匹土布,并组织妇女,在油灯下一夜之间缝制了160套衣服送给游击队,并给战士换洗和缝补衣服;游击队生活非常艰苦,群众自发送菜,送鸡蛋和猪羊......
革命思想理论,是革命行动的指南。水城游击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灵活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密切联系群众等党的优良传统,推动水城革命斗争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共产党人就始终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真正赋予了政治以人民性这个根本属性,由此深得民心,赢得广大群众和社会各界最大限度的支持。
(水城区纪委区监委 邓国胜)
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