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廉政档案和主体责任清单,进一步摸清监督联系县管学校等单位的‘家底’,有效掌握了监督联系单位及其相关人员的基本情况,使监督的对象和监督的内容更加具体明确。”日前,在水城县纪委县监委组织召开的“三季度工作怎么看,四季度工作怎么干”专题会场上,派驻第七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如是发言。
“‘走上台讲出来,点到名说出来。’在总结经验交流中要捞干货,更多的是要谈不足、谈认识......”
会场上,水城县纪委县监委主要负责人结合各室(中心)、纪(工)委、巡察机构、派驻机构工作总结,要求上台人员脱稿发言,自觉对标要求如实晒出成绩单、亮出负面清单。
“晒”只是手段,推动解决难题才是关键。为适应纪检监察体制改革需要,近年以来,水城县纪委县监委把开展季度总结“讲坛”纳入纪检监察干部业务能力提升有效途径之一,作为推进全员培训实现从有形覆盖到有效覆盖的亮点举措进行构思和谋划,采取工作总结、表态发言、解疑释惑,以及分享工作经验,交流心得体会等灵活有效方式,把工作的做法、成效、经验、困惑讲出来、晒出来、亮出来,解决纪检监察干部实践中遇到的疑点、难点、堵点。
“细细回顾,政治理论学习积累不够,对联系部门的监督工作还不够到位、不深入、不精准,监督发现问题能力有待提高......”第四纪检监察组负责人如实亮出工作中不足之处,为如期打好今年年度收官战,该组表示,将继续深化“1+1+4”工作机制,结合单位监督“清单”,充分利用“七种监督方式”,按照“一月一重点”对中央省市县重大决策部署开展重点监督。
“既要讲方法、谈不足,又要剖析问题根源,同时还要接受大家的评价,还真是一个挑战。”会后,发耳镇纪委张祥感慨,虽然有点紧张,但通过与同事们分享工作经验总结,相互学习、取长补短,有助于工作推进。
“磨刀不误砍柴功。”水城县纪委县监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将进一步探索“红脸出汗”的工作总结方式,持续“补课赶队”,督促解决工作中难题,推动基层纪检监察工作高质量发展。
(邓国胜)
下一篇: